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三年的艾就可治好。这里的艾,就是指用艾叶灸治。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人体穴位。施灸材料主要为艾草。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直接在皮肤表面烧灼,且艾炷较大,壮数(艾炷的计数单位)较多,非常推崇应用化脓灸进行身体保健和预防疾病。魏晋时期,“隔物灸”为灸疗多样化开辟了新途径,后到唐宋时期增加了多种隔物灸法并提出预防灸法概念。明清时期隔物灸已经到了鼎盛阶段,明朝的张良创造了局麻施灸,缓解灸疗过程中的疼痛。 现代灸法则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艾条灸、药条灸、温灸器灸、温针灸、天灸、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片、蒜片、食盐、豆豉饼、附子饼等。 其实,艾治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能温阳培元,增强体质,有防病保健之功。据我国医学史记载,唐朝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寿及一百零一岁。这一保健方法还传至日本。日本《文库名家漫笔》里说,元保 为什么灸法能健身养生呢?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比如,灸法不仅能够降低肺气肿病人气道的阻力,使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还可以纠正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病人胃液分泌紊乱状态,甚至对癌细胞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灸法跟药物治病的原理虽有相似的地方,但跟药物的单向调节作用不同,更容易恢复到最佳状态。比如艾灸后,在低血压情况下,有升压作用;相反在高血压情况下,又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艾灸对心率,血糖、血小板数目等也具有类似的调整功能。因此,灸法安全可靠,宜于长期使用。经常施灸能对人体产生良性影响,使人青春常驻,延年益寿。 |
(责任编辑:) |
艾灸——健身延寿的良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