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防治秋冬常见病的良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13-10-31

       中医早就认识到艾灸可以预防疾病,即“防病于未然”。民间俗语称“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也是这个道理。如果长期自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固本培元、祛病延年的效果。

  “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要穿棉。”民间俗语道出了秋冬季节的温度变化和生活习惯。特别是深秋与初冬交替的一段时间,气温变化大且突然,昼夜温差较大,加之空气干燥,人体的呼吸道黏膜细胞较为脆弱。当人体虚弱、疲劳或受风着凉时,疾病便乘虚而入。因此,每年的秋冬季节就成为呼吸道疾病的多发期。

  怎样避免疾病的侵入?如何养生保健?我们祖先发明的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防治疾病历史悠久

  “家有七年艾,郎中不用来。”可见古代灸法在民间盛行,并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曹奕介绍,艾灸是中医针灸的疗法之一。方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人体穴位。施灸材料主要为艾草。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中医早就认识到艾灸可以预防疾病,即“防病于未然”。民间俗语称 “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也是这个道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如果长期自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固本培元、祛病延年的效果。

       预防秋冬常见病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天气转冷,人体易受凉感冒。特别是老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患者,一旦感冒,呼吸道的防卫能力减弱,则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气促等症状明显加重。因此,人们必须适应气温变化,调整自身机体,预防疾病,而艾灸则是秋冬季节防治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一剂良方。

  灸法有很多种,最简单实用的是温和灸和隔姜灸。两者相比,隔姜灸散寒作用更强一些。

  温和灸,是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当患者有温热舒适感觉时,固定不动,以局部温热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30分钟左右,至皮肤红晕为度。

  隔姜灸,是用姜片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取新鲜生姜一块,切成约0.3~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平放在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根据病情反复进行,直到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

  在季节交替或流感暴发期间,常灸足三里、风门等穴,对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有明显的作用。如果得了感冒,及早用艾灸治疗,也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除了感冒咳嗽以外,哮喘也是秋冬季节的高发病之一。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灸法治疗哮喘可通过调节机体各种炎症介质的产生,抑制哮喘患者的炎症反应。我们可以选用简单易行的隔姜灸来防治哮喘,每天一次。长期坚持,能够很好地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发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