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大部分人都“阳康”了,生活和工作也再次迈入正轨。
可是有一部分人,却一直被许多症状困扰着,进入了漫长的恢复期。也就是专家们所说的“长新冠”。
什么是长新冠呢?
世界卫生组织对长新冠的定义是:
一个人感染新冠后3个月,依然保持着或者新发展出的一些症状,而这些症状往往没有办法被解释。与长新冠相关的症状多达200种,其中占比较高的是:情绪问题、疲倦、头疼、睡眠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
淮安市中医院组织专家
讨论制定了中医药治疗方案
帮助大家应对“长新冠”
调节体质、恢复体能、早日康复
中药处方
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广藿香10g、砂仁6g(后下)、山药20g、仙鹤草30g、神曲15g、炙甘草6g、生姜3g、大枣10g。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细或虚无力。
推荐处方:南沙参10g、北沙参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枇杷叶12g、甘草6g。
寒饮郁肺证
临床表现:痒咳,或阵咳、呛咳、夜咳,遇冷加重,过敏而发,白痰难咯,苔白腻,脉弦紧。
推荐处方:射干9g、炙麻黄6g、干姜3g、细辛3g、紫菀30g、款冬花30g、五味子10g、法半夏9g、前胡15g、百部15g、苏子9g、葶苈子15g、川贝粉3g(冲服)、蝉衣10g。
穴位推荐
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定喘、天突、膻中。
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40分钟,每日1次。
中药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1.煎药用具:使用砂锅、搪瓷、玻璃、不锈钢具,忌用铁、铝、铜器。
2.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
3.(头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15-20分钟,倒出。(二煎)再次加水,刚浸过药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腾15-20分钟倒出。两次共取汁约300毫升(儿童处方煎出100-150毫升)。
4.若有特殊用法的药物需加以注意,如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
5.治疗方剂每日一剂,煎二次(头煎、二煎),两次煎出液混合后分成四份,昼三夜一分服。病情重者根据情况,不必拘泥,顿服或时时服之。预防方剂中药一剂分2-3次于三餐后1小时温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剂为宜。
6.中药处方应遵药典规范使用。
7.如病情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辨证论治。
居家防护措施
一、中药香囊
组成:苍术3g、山柰3g、藿香3g、佩兰3g、菖蒲3g、白芷3g、肉桂3g、艾叶6g、冰片1g。
二、外治处方
足浴法
扶正通络驱邪方:羌活、独活、当归、黄芪、桂枝、艾叶、细辛各10g。
用法:适量水煎30分钟,水温适宜后足浴,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每次约15-30分钟,起到扶正祛邪,活血通络的功效
艾灸法
方法:每日灸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每穴10分钟。以热感为宜,慎防灼伤。
穴位贴敷
方法:可选用足三里、肺俞、肾俞、气海等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冬季进行特色的“三九贴”,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扶正防邪。
三、食疗处方
冬季天气寒冷,空气比较干燥,宜进食养阴润燥、温阳散寒之品以补养身体,预防疾病。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甘蔗、柚子、葡萄、梨、石榴、香蕉等水果,白菜、萝卜、红薯、莲藕、山药等蔬菜,鸭肉、兔肉、鸡肉等肉类。温阳散寒的食物,如核桃、桂圆等水果,洋葱、韭菜、大葱、茴香、生姜等蔬菜,羊肉、牛肉、鲍鱼、海虾等肉类。
结合时令特点、体质及防疫因素,推荐以下食疗预防处方:
平和体质-秋冬季滋阴润燥
萝卜排骨汤:白萝卜、排骨各500g。
气虚体质-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
黄芪山药乌鸡汤:生黄芪30g、鲜山药150g、乌鸡肉300-500g。
阴虚体质-养阴,宁心,润肺
百合莲子银耳羹:干百合15g、莲子15g、银耳50g。
儿童气虚、脾虚体质-益气扶正,健脾祛湿
太子参淮山药扁豆炖瘦肉汤:太子参10克、干品淮山药10克、炒白扁豆15克、猪瘦肉200克、大枣2颗(去核)、生姜2 片。
儿童卫表不固体质-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防风粥:防风15g(单煮取汁)、葱白2段、粳米50-100g。
四、运动处方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五、调节情志
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乐观,避免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听听令人激昂的音乐,看看喜剧影视片,读些幽默的故事等,以愉悦心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