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布2023年度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名单,淮安市中医院针灸科张楚穹博士《L.reuteri丰度及相关炎症因子介导针刺改善OVX大鼠BMD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ZR2023079)获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支持科学创新研究的基金,鼓励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旨在为申报国家级项目积累基础。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L.reuteri丰度及相关炎症因子介导针刺改善OVX 大鼠BMD 的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发生于女性绝经后的常见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针灸作为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不仅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对患者的骨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此前在研究中发现:针刺改善了去卵巢(Ovariectomized, OVX)大鼠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同时也调节了OVX大鼠肠道菌中于骨代谢有益的菌属(种)丰度,其中以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L.reuteri)变化尤为显著。但针刺具体在何种机制下,调节L.reuteri而提高OVX大鼠BMD,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将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深入阐述针刺调节L.reuteri以改善BMD的具体机制。
项目负责人简介
张楚穹 针灸科主治中医师,医学博士。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师从江苏省名中医欧阳钢教授,曾多次参与爱尔兰、挪威和日本等国际留学生的针灸临床教学与翻译工作。科学研究以针灸防治代谢类疾病为主。参与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一项,正在参与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课题两项。擅长运用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等治疗技术,针灸与中药相结合,以助孕调经、调节睡眠障碍、调理虚寒性体质,治疗郁症、慢性胃肠病、颈椎病、肥胖症等。
近年来,淮安市中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大科研投入,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拓宽科研平台、激发创新热情、加大扶持力度等多种举措,从各个方面为青年人才以及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发展的平台和支持,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在团队建设、科研平台、论文发表、新技术应用、继续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医院将继续牢固树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继续以科技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的科研活力,力争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为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