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血透的左大爷
不明原因发热、咳嗽
经过层层排查
竟是双肾“积脓”惹的祸!
年龄大、基础病多怎么办?
超声科医生来帮忙
两根针、30分钟
“赶走”了脓液这个罪魁祸首
七旬老人反复发热3天
77岁的左大爷是一位慢性肾衰患者,长期在淮安市中医院肾病科进行血透治疗。不久前,左大爷忽然畏寒发热38.4℃,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左大爷以为自己感冒了,自行吃了感冒药、退烧药。没想到这烧有点顽固,体温犹如过山车:一连三天升了降、降了升。左大爷的身体扛不住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家人急忙带着他来到最熟悉的市中医院肾病科寻求治疗。
入院后,肾病科主治中医师潘成祥对左大爷进行抽血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针对以上情况肾病科对他进行了抗感染、补液等治疗,考虑到近期肺炎高发和患者5月刚进行了股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于是对肺炎、导管感染等病因进行了排查,在完善B超和CT检查时,潘成祥发现左大爷双肾体积明显增大,左肾大小约149*81mm,右肾约139*67mm(正常肾脏长100mm-120mm,宽50mm-60mm),结合彩超报告,考虑肾积脓。
小小引流管解决大问题
肾积脓是患者体内的一个感染源,如果不排出脓液,即使进行了抗感染治疗,患者还会反复感染。左大爷年纪大、基础疾病多,长期血液透析身体抵抗力也弱,怎么才彻底解决问题呢?潘成祥请超声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许织文前来会诊。
许织文认为,左大爷的“肾积脓”必须及时排脓,拖延下去可能会引发脓毒血症,用置管引流局麻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可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经过细致分析和讨论后,许织文为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脓肾穿刺置管引流,同时进行双肾造瘘,穿刺成功后从右肾抽出混浊黄色脓液150ml,左肾60ml积液。
做完穿刺第二天,左大爷食欲明显改善,体温下降。床位医生杨浩每天定时为左大爷进行肾盂冲洗,经过他的悉心照顾,穿刺后第四天,左大爷入院时的不适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身体各项指标逐渐好转恢复正常,复查双肾积水征象消失,逐一拔除了引流管。
早发现早处理是关键
许织文 超声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超声诊断20年,从事超声介入治疗7年,擅长成人心血管超声检查、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单胎双胎四维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熟练开展超声引导下不同部位的穿刺活检及置管引流,肝、肾、甲状腺、附件等囊肿硬化治疗,甲状腺、乳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消融以及乳腺肿物微创旋切等。
许织文介绍,肾积脓又名脓肾,是指肾实质感染所致广泛的化脓性病变,或尿路梗阻后肾盂肾盏积水,感染而形成一个积聚脓液的囊腔称为肾积脓。多在上尿路结石、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积水、手术史等疾病的基础上,并发化脓性感染而形成。肾脓肿治疗不及时,脓液可穿透肾包膜形成肾周围脓肿、尿源性败血症。因此,一旦诊断为肾积脓,应尽早造瘘排脓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市中医院超声科常规开展超声引导下身体各部位积液、积脓穿刺置管引流技术,用最小的创伤,解决患者病痛,并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机会。
科普链接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通过造瘘引流可极大减少细菌及毒素的吸收,同时可将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用于指导用药,为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优势
1、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由于是在超声的实时监控下,能直观的分清肾脏及周围组织,从而避免对肾及周围组织脏器、大血管的损伤;
2、无辐射、操作简单便捷、微创,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3、局麻下可以开展手术,患者适应症得到放宽;
4、设备小型化,便携性,理论上可行床头手术,这对于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便利而有效的保障;
5、速度快,一般30min内可以解决问题;
6、可以利用超声最后探查有无周围血肿及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