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褥疮烂成“火山口”,成了致命的“导火索”,市中医院成功救治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日期:2021-01-14
  “医生,想办法救救我妈吧!我也不知道她的褥疮,怎么会忽然烂成这个样子!
  2020年12月18日中午,市民小万带着母亲乘坐救护车,转院至淮安市中医院外一科,刚见到陈运博士,他就焦急万分地恳求医生救命。
  陈运之前已通过视频和图片对患者情况有所了解,他一边安慰小万,一边立刻检查起小万母亲的创面。
骶尾部的褥疮大小约25cm*15cm
深深的凹陷像“火山口”一样
前会阴部的褥疮约10cm*8cm
不时流出
脓性渗液和粪便样分泌物
患者褥疮已经把肠子“烂穿”了
小小褥疮  竟成致命“导火索”
  今年56岁的李阿姨因双下肢截瘫20余年,久卧在床,外加双下肢无知觉,这20多年里,李阿姨骶尾部会反复出现褥疮,出现褥疮立刻治疗,家里也习惯了。
  可是,这一次褥疮却发展得非常迅猛,根本控制不住。仅仅3个月,就从骶尾部皮肤发红破损,继而出现了皮肤溃烂、流脓,直到如今烂穿肠子。在此期间,李阿姨的家人一直在医院寻求治疗,但却收效甚微,看到病情发展如此迅猛,李阿姨的儿子小万心急如焚,他在多方打听后,果断带着母亲转院至淮安市中医院普外科。
  “刚入院时,李阿姨精神萎靡,骶尾部爆发性溃烂,骶尾部创面约25cm*15cm大小,巨大的创面让人看得触目惊心,并散发出阵阵异味。前会阴部还有一处10cm*8cm的创面,创面渗液明显,还不时流出粪便样分泌物,应该已经溃烂至直肠,随时有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接诊的普外科医学博士陈运回忆到。
反复讨论  逐一击破“拦路虎”
  随着入院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及CT等深入检查,陈运博士和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建发现李阿姨的实际情况更为严重和复杂,他们对病情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
  1、李阿姨病情复杂,检查化验结果显示有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慢性肾衰等多种疾病,立刻手术风险太大;
  2、通过CT检查发现褥疮已经把直肠、阴道及后尿道烂穿,需要做乙状结肠造瘘、膀胱造瘘手术;
  3、溃烂面积大,感染严重,溃疡深达肌层、骨膜,坏死组织较多,清创难度大。
  通过综合考虑,普外科团队决定先行保守治疗,予以局部清创、补液、补蛋白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待李阿姨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
  2020年12月22日,孙建、陈运、刘威辰三位普外科医生,共同为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辅助下乙状结肠造瘘、膀胱造瘘、创面清创及VSD负压吸引术手术,整个手术只增加了5个5毫米的小伤口,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对身体的损伤。由于盆腔内有100ml左右的脓白色渗液,严重影响术者的视野,同时直肠上段、乙状结肠远端与右侧盆腔、骶前部水肿粘连明显,分离粘连难度大,这十分考验医生的能力和经验,经过2个半小时的努力,医生们终于完满完成了手术。
  术后第一天李阿姨就可以进流食了,再也没有了各种异味和渗液的困扰,一扫之前担心家人、医生、护士会“嫌弃”自己的阴霾,之后又经过2次清创VSD手术、中药外敷冲洗和中药口服等治疗,李阿姨的褥疮有所好转,各项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目前正在逐步恢复中。
(责任编辑:宣传科)